ku酷游app東南網2月12日訊(本派記者 陳楠)在春茶生長季,茶文旅融合發展的當下,如何讓光澤縣茶產業發展得更快更穩?
2月11日-12日,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曾章團,福建知名作家,茶行業專家、跨界知名學者一行深入光澤縣,開啟“世界紅茶起源地尋蹤光澤紅茶品鑒會暨茶文化學者走進光澤采風活動”,探訪光澤縣春茶生長基地。
活動首站,采風組一行來到光澤縣“新地標”——光澤干坑1662城市會客廳。據福建省南平市榮恒生態茶莊園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美玲介紹,該會客廳融入了展示區、會客區、茶歇區,是打造觀光、服務與體驗于一體的“茶空間”。
覺龍制茶觀光工廠的制茶所、傳習所吸引了眾人。覺龍茶葉負責人肖育平介紹,“相比過去單一的采茶、制茶、賣茶,借鑒臺灣經驗創辦的觀光工廠,不僅讓茶產業鏈延伸,給企業創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也為光澤縣增添了新的旅游線路,帶來更多發展機會?!?/p>
在英丙茶舍,大家傾聽干坑紅茶第十代傳承人吳國年講述光澤紅茶的悠久歷史,了解孕育干坑紅茶的生態環境,品高山韻味顯,滋味濃厚甘醇的干坑紅茶。在光澤縣司前鄉干坑的茶樹優異種質資源保護區,獨特的生態環境優勢讓大家找到了光澤縣擁有優質茶產業發展機遇的原因。
光澤縣委書記陳中民表示,要全力打造“光澤紅”產業,讓好品質、有品牌的光澤紅茶走向全國乃至世界。
在結束了2月11日白天的茶旅路線后,大家開展光澤紅茶“圍爐煮茶”品鑒會,從光澤縣茶產業發展、茶文化宣傳的角度,與行業“大咖”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交流。
曾章團為大家講述紅樓夢林妙玉“取雪烹茶”事件,以及光澤紅茶“紅樓淵源”。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省級陳康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陳康表示,高山云霧出好茶,光澤縣春茶在此環境下生長,其內含物質豐富,茶葉品質佳,提倡茶農施加有機肥,開溝施肥,助力春茶順利開采。
《中國茶商業白皮書》總編輯賴曉東就光澤紅茶產業發展提出“五個一”發展路徑,一場標桿性的茶業活動,一系列茶業課題等相關舉措,助力光澤紅茶產業更快更好地“走出去,引進來”。
光澤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吳暉華表示,光澤縣堅持打造紅茶品牌,挖掘紅茶文化,結合鄉村旅游,大力開拓茶文旅,并依托豐富的茶樹種質資源、悠久的紅茶歷史文化、制作技藝,以及當地政府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發展戰略,讓光澤紅茶產業前景一片大好。
品鑒會期間,光澤先農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肖育平、福建省南平市榮恒生態茶莊園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美玲以及茶文化學者、媒體等人一同為光澤紅茶產業發展建言獻策,發表秘境茶旅體驗感想。
采風組一行表示,通過采風活動,從光澤縣茶文化到茶產業發展,再到茶文旅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了解,可以看出茶產區的打造不單單依靠政府、企業,而是需要多方的助力,進而帶動茶產區的成熟發展,期待光澤茶產業融合多行業力量,推進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的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光澤縣,地處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脈的北麓,武夷山國家公園超三分之一的核心區在光澤境內,也是世界紅茶的起源地之一。光澤縣具有濃厚的茶歷史、茶文化,光澤出產的正山小種紅茶,在18世紀就被譽為“天字號”,享譽歐美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