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閩東之光·品讀家庭故事——悅讀·家@萬家活動由福建省婦聯、寧德市委宣傳部主辦,寧德市婦聯、海博TV、海峽姐妹雜志社共同承辦。
活動開展以來,在各縣(市、區)婦聯、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婦工委等單位積極選拔推薦下,7月16日晚上,有10戶家庭和我們一起分享他們的家庭故事,其中就有來自福鼎的家庭分享。來看!
人生如茶,亦清亦靜。從七歲開始與白茶技藝結緣,到如今年屆八旬,以茶為生的梅老精益求精、樸實無華。他用無私的情懷和匠心精神,傳承著白茶制作技藝的精髓和神韻。他常懷敬畏之心,托起一片葉子的夢想;他滿懷感恩之情,面對山川草木。如今,福鼎白茶早已名揚世界。
福鼎點頭鎮柏柳村人,1941年出生,是福鼎著名茶人梅伯珍之孫,白茶“梅山派”第三代傳人。2011年,被確定為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福鼎白茶制作技藝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013年1月,被確定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類——福鼎白茶傳統制作技藝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梅相靖老先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福鼎白茶唯一一位手工制作技藝傳承人,央視播放的《茶,一片樹葉的故事》紀錄片里,就有梅相靖先生講述福鼎白茶制作流程的身影。梅相靖老先生祖業為茶,世襲家法,延續至今。
福鼎白茶的厚積薄發是靠著幾代人的努力。在他手里,更要把技藝傳承好,讓福鼎白茶展現更加耀眼的光輝。
梅相靖自幼傳承家族制茶事業,他十幾歲時就開始學習白茶制作技藝,多年來已經習慣了早起晚睡,雖已年屆七十多了,還是按照祖訓來生活。
梅相靖先生的爺爺梅伯珍,號筱溪,以種植、制作、經營白茶起家,清朝末年到整個民國期間,他將聞名遐邇的福鼎白茶“白毫銀針”和“白琳工夫”紅茶運銷東南亞各國,并幾次親身前往新加坡、菲律賓等國辦理茶務,為福鼎白茶、白琳工夫、茉莉花茶加工工藝研制立了首功。
梅老一直在認真做茶,如今其子亦已接班,父子全心全意致力于大白茶的制作工藝。
他說,做茶與做任何事情一樣,信譽比金子還要重要。既為茶人,就要清白一生,踏踏實實做茶,來不得半點虛假。
站在梅筱溪老宅的庭院中,盡管殘垣斷壁,卻依稀還能見到當年這座房屋主人在海外做茶貿易的輝煌,仿佛有福鼎白茶在歲月洗禮中所散發出特有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