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宜賓江北西行,大約兩個小時后,曲曲彎彎的山路最高處,就是高縣的公益村。
四圍的茶田,高高低低,順著山勢,有山泉淌淌而過,流到陡峭處,嘩嘩作響,日夜不息。
村子自然風光多為原貌,茶田里的巖石長滿青苔,甚至茶樹的主干,亦因潮濕而變青綠。李白桃紅,它們偶爾出現在茶田一角,伴著盛開的油菜花,生機勃勃。
高聳入云的叢竹,倒像是點綴。它們三三兩兩地分布在茶園路側或屋后,從地上落葉厚積看,久無人問津。新筍把地而起,直插云天。
偌大的山里,有三五戶人家,雞鳴聲從遠處傳來,還有時不時的鳥兒啾啾聲。到處亂跑的土狗,并未吠叫。它們很友善,但與我們這些異人保持著距離。
一戶葉姓茶農,上午采了三斤半茶青,下午就采了二斤多,按照當日價格,每斤可以賣到80元。
80元的高價格是從來沒有的。這位69歲的茶農說,今年雨水多,鮮芽葉吸飽了雨露,含水量高,一斤春茶成品大約需要5斤茶青炒制。
眼前的茶園,早年皆為稻田。葉先生說,看到種茶的收益高,村民便陸續改種了茶葉。以2018年為例,一畝茶園約產生效益1萬元以上。
顯然,老葉與老賈十分熟稔。他告訴我們,老葉家里有茶廠,兒子山上的茶園有200多畝。
在他的眼里,生長著數千畝茶園的高山深處,生態優良,民風淳樸,人人與世無爭,就像是仙境一樣。
這年8月23日,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助力四川特色產業發展,五糧液鄉村振興發展基金分別與宜賓川紅集團、珙縣鹿鳴茶業公司簽訂投資控股協議。
隨后,五糧液茶產業發展基金控股公司宣告成立。這是國內鄉村振興發展基金領域第一個投資項目,也是標志著五糧液正式進軍川茶產業。
旋即成立的五茗茶業控股有限公司,甚至高調詮釋“酒+茶”的意義,是源于五糧液集團踐行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政治責任與使命擔當,對茶酒文化彰顯民族精神、天然融合的高度認知,源于五糧液集團推動茶酒產業展現中國味道、世界精彩的雄心壯志。
或許恰恰因為五糧液,2019年宜賓茶區早春的茶青價格從之前五六十元每斤,漲至80元,而且全ku酷游首頁部現金支付。
再說遠點,早在商、周時期(公元前1066年),宜賓的僰人便將自己茶葉向朝廷進貢。
至今,宜賓市的產茶區內依然保留有原始的野生茶樹,宜賓所轄的10個區縣均產茶葉 ,地處高寒山區的屏山、筠連、高縣、宜賓縣、翠屏區等地所產茶葉尤為有名。
甚至,經考證,唐時陸羽在《茶經》記載的“巴山峽川”,便被認為是從萬縣到宜賓的沿長江南岸山區十幾個河谷地帶,以及大婁山的川、滇、黔交界山區。
云霧繚繞的茶園里,茶類約四五種,早春采摘的都是實心芽頭,每斤需要耗費兩個小時,經過精選剔除殘次后,才被用來制造“林湖雀舌”。
宜賓作為中國特早茶之鄉 ,金沙江、長江、岷江在此匯合,得好山好水滋養孕育,“林湖雀舌”應運而生,這個好聽的名字,累計在京東商城銷售已達330000+。
現在川紅集團主推“長江紅”、“紅貴人”、“金獎85”三個紅茶品牌,對應高端、中端和入門級市場,受到市場青睞和各方關注。
茶正冒著嫩黃,這些嫩黃之芽就是宜賓雀舌,像小鳥的舌頭一樣的茶,沖泡一杯,似青松翠竹湖中林立,在品過之后,似乎應該再為“雀舌”加上一意,其入口爽滑之感,恰如雀舌。
在公益村采茶的曾曉容說,采摘工采摘一定要用手輕提,要求一芽一葉,不能用手掐。
賈顏東說,從采摘到制成茶葉,每一個步驟都馬虎不得,制茶師傅個個技藝高超。
好的茶葉都早采,在嫩芽初展之時采下的茶,栗香撲鼻,回味悠長。賈顏東說,林湖雀舌便是。
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公眾平臺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